在最终拿到学位证后做一些回顾和总结。失败一词可能略有刺耳,且多数人可能还会认为失败和成功的标准是相对的,不应当或不可能追求某种绝对成功。但是,诸如论文成果数、影响力或毕业后的出路等指标还是能在相对性中体现出一点普遍性。因此,不妨把题目描述为,一个博士生为什么没有在成果数目、出路等方面做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可能自己曾经有三个误区,希望将来新入行的博士新生们能够避免。

第一个误区是研究生自己对博士学位的仰望心理。有很多诱因可能会让人滑入这个误区,尤其是本科没有科研经历、目的性不强、规划习惯不强的人。在我本科结束后刚工作一段时间后:(A1)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确立路线,觉得能系统性地学习;(A2)已经工作过,没必要贪实习那点小钱,专心准备学术,同事也这么好心劝过;(A3)不喜欢灌水,既然从工作中退出,那就该追求“真正的学问”,没有把论文当成头等大事。可以说A1~A3全都踩中了雷区,到最后发现自己已经错失了学界求职的出路。本文不讨论所谓的“学习”、“进步”、“自我提升”应该是什么,但在实际的研究生工作中:(B1)研究生是一份工作,应该是做成果的过程中顺便学习,而绝非学好了顺便产出成果;(B2)如果有什么是B1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只能抽空学或建立在本科和更早的通识学习中。那种形而上的“学习”是否真的存在尚还存疑。

在做具体的小成果时存在第二个误区,即想要“做好准备”。实际上一个人可能无法做好准备:(C1)做好准备之后不一定真的能成功。在实际实验之前,形式和理性的推导能否得出结论是不确定的,直接获得理想实验结果的概率也比较低。而且一个实验撑起的小论文未必就能被录用,站在读者角度可能也更喜欢多维度的、饱满的、能看到多种呈现的论文报告。(C2)不太可能准备好。尤其在交叉学科,一个问题可能涉及内涵的、外延的乃至历史的等多种相关工作,很多工作可能是欠研究的甚至未探索的,读的越多未知的越多才是常见的现象。在这样的条件下,小论文的思考想要“准备好”很可能非常困难,因此“细化一个问题”不仅不是该被指摘的老油条做法,甚至可能是唯一可靠的科研方法。(C3)实现一个想法需要的工程量也可能是巨大的,开发工作可能一个人未必完成。(C4)课题组内部讨论、组会、小范围研讨会乃至审稿等流程的存在自身就预设了一个成果不可能完成即完美,且只要能通过录用就已证明合格。没必要事无巨细地提前准备好所有答案,这甚至可能反过来导致论文的框架不明显且论证不成立。

最后的学位论文构思和写作时可能存在第三个误区,即将大论文当成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作品。(D1)即使对于继续在学术界工作就职的人来说,学位论文的确是第一个作品。但该作品依然需要满足论文的基本结构,即围绕着论题讨论内容,适当有一定延伸即可。没必要把所有的研究工作浓缩到博士论文中,影响自己论文框架的稳定性。(D2)同理,也没必要把一生的问题浓缩到博士阶段。一个课题组内不同角色有各自的目标,以及各自的使命,大家只是某段时间并列行驶在一个轨道上,这个阶段反而对于学生理解和学会合作而言更有价值。总的来说,不要用人生给博士学位定调,也不要用博士学位给人生定调。

从上述讨论其实也能看出一种错误的完美主义,三个误区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我自己吃了这种性格的亏,希望大家学有所成,但最主要的是把毕业论文当成头等大事,其他都是次要的。